笔者最近采访了一户刚完成“个转企”的经营主体。这位手机店的老板最初只是为了拿到企业“身份”,因为只有企业有资格申报国家发布的电子产品购新补贴政策。转企后,他的公司不仅拿到了“国补”资格,交易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还以企业“身份”申请了扩大经营需要的贷款。
“个转企”不仅是个体工商户“名”的更改,也是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会带来更多“实”的变化,有助于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有效降低转换成本,服务更多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本就发端于个体工商户。目前,我国1亿多户个体工商户支撑了近3亿人就业,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个体工商户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也存在法人地位缺失、土地不能竞标、融资贷款难等竞争劣势,并且相对于企业来说,在经营领域、品牌效应、竞争能力等方面缺乏比较优势。一些有实力的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可以更好地提升管理机制、增强竞争力。
其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个转企”早已有之,如今九部门出台的指导意见是为了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推动高效办成这“一件事”。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方式转为企业,不仅可以依法保留字号等经营要素,还可以同步办理税务、社保、公积金等相关事项,符合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烟草专卖、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等行政许可也予以延续。总之,要让广大个体工商户更便捷地共享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果。
“个转企”能帮助个体工商户更好地成长,但绝不是要对个体工商户揠苗助长,最核心的就是要充分尊重个体工商户自身对经营模式的选择。一些“成长型”“发展型”和“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如果愿意转为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梯度培育,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倾斜力度,助其一臂之力。但要警惕一些地方设置有关“个转企”数量、增速或者比例的指标,强制、诱导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搞形式主义。有些个体工商户就是“小而美”,就是人间烟火气,各地也要想办法优化个体工商户的营商环境。“个转企”这个“手续”产生不了经济效益,通过“个转企”让经营主体更好地发展才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个体工商户是民营企业的“孵化器”和“后备军”,畅通“个转企”,将进一步促进个体工商户迸发更大的经济能量,增强我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