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我曾对北大数学系提出批评。期间,形势变化万千,我默默观察着北大的动向。可以看到以下几件事:
韦东奕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北大学校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复旦数学系的姜文华事件也依然在讨论之中,令我意识到北大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不过,至今为止,北大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稳健。韦东奕目前正处于公示长聘阶段,这应该是大家可以达成共识的一点。
然而,我还是认为,除了韦东奕之外,北大必须对其他涉事人员进行处理。这一点先暂且不提,逐个问题再来分析。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却开始显露出一些动向。国际数学新星王虹来北京进行巡回演讲,第一场恰巧在北大校园,与韦东奕同台。让我注意到的是,在听完王虹的讲座后,韦东奕向她提出了一些问题,而她的回答显得并不充分,甚至未能满足韦东奕和现场众多观众的期待。从我们双方的对话和表情来看,似乎王虹的数学成果并不像网络上宣传的那样坚实,可能存在较大的漏洞。
这种猜测在后来的传闻中得到了印证,因有消息称韦东奕在后续的几场讲座上提前离场了。接下来,在清华校园,丘成桐教授对这位徒孙女竖起大拇指,但同时又对另一位徒孙(韦东奕也是丘成桐的徒孙)表达了隐晦的批评。
展开剩余61%如今,几周过去,网络上关于丘成桐不点名批评的声浪愈发强烈,其他博主也随之跟风。其中,安阳一位名叫李桂枝的历史博主让我印象深刻。之前我曾观看过她的作品,并认为相当不错,因而关注了她。没想到在这一个月内,她几乎每个视频都在批评韦东奕,称其为自闭症患者,指责他无法照顾自己,并表示不希望天下的孩子为了读书都变得如此。
尽管她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人才确实需要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埋头学术。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排斥和歧视自闭症患者。不能因研究者队伍中有阿斯伯格症群体就对他们进行嘲讽和贬低。我们唯有以慈悲和关怀之心去看待,而非贬斥和排挤。
我支持韦东奕,并不是出于崇拜。我自认为颇为自负,何来偶像之说?毕竟,身边讨论的圈子中,鲜有国际学术的明星。王虹这样的国际新星,只是众多学者中的一员而已。由于我身处语言文字学界,与数学界的距离如同隔山。
相信我,王虹并未如外界所称的那样卓越,她仅仅是一位普通的研究者,无论是否获奖。这也符合她从小以来的学习成绩,虽然优秀,却并非顶尖。她的成功实则应激励我们每一个人,表明每个人通过适当的环境和努力,都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因此,在这样的现实比较中,我特别反感丘成桐的说法,不应将王虹抬高,而将韦东奕踩低。事实并不如此。我对天才的理解是,韦东奕的天赋远超王虹。韦东奕的成就与王虹之所以不同,原因不仅在于研究领域的差异,环境的不同也是关键。北大数学系在网民纷纷抵制之时,才开始改善韦东奕的境遇。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清华数学系应当更加低调!无需以为大众尚未见识,需要你们来评判和界定天才的标准。应给天才更多的资源和宽容,才能真正推动学术的发展。
发布于:福建省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