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把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联系到一起,认为滤过率就是靠肌酐算出来了。其实没错,它俩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旦肾功能损伤后,一损俱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肌酐随之水涨船高。
虽然它们关系很紧密,但不得不提的是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它俩其实不是一个层级的。
之前我也说过,肌酐是肾功能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产物,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肾功能损伤的反应,是肾细胞肾小球逐渐硬化损伤的表现。所以一个是因一个是果,对比起来自然原因大于结果了。要解决问题,就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改善不好的结果。
所以与肾小球滤过率同一个层面的另有其标,它就是内生肌酐清除率。
一个是正向反应肾脏滤过功能的指标,一个是专门反应肌酐清除水平的指标,前者反应的是整体肾功能的情况,后者则更细致,具体到了一些毒素清除水平方面。
根本上都是反映肾脏排毒能力的损伤情况,二者随作用不同,但最终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都需要积极去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提升自主的排毒能力,避免肾脏持续处于高毒素状态。
如何去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脏清除肌酐的能力?
根本上还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一、先解决害肾“分子”,冤有头债有主
造成肾脏细胞持续损伤的原因很直接,对于原发性肾病来说早期是免疫炎症引起了,继发性肾病则是基础病害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等。
因此要避免肾细胞持续的损伤,肾小球及肾小管硬化纤维化加剧,就需要先解决掉这些害肾“分子”,让它们抓紧时间从肾脏及身体的血液中消失。
对于免疫炎症反应积极抗炎是关键,清除沉积的免疫复合物,需联合中西医药,抗炎同时调理改善免疫系统损伤,避免更多沉积物的出现。
控制基础病,把多余的糖,钠盐,脂肪还有尿酸都清理出血管外及体外,还给肾脏细胞良好的生存环境,给更多肾细胞留出生存空间,继而稳住肾小球滤过排毒功能。
二、给肾脏减负,清理垃圾毒素
先解决了基础层面的问题,下一步就要深入地去“讨伐”这些加速肾衰竭及破坏其他靶器官的因素和“废物”了。
其实导致尿毒症发生的根源就是血液内的毒素太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因此积极排毒的防毒关键,一方面促进大分子小分子毒素排出,关键是要改善肾脏内部的血流,让血液循环起来,滤过机制才能启动。改善血流可以通过联合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药物,同时中医药辩证调理,加快肾脏血循环,毒素只要不蓄积在某一处就掀不起大风浪。
另一方面减少毒素的产生。给肾脏减负,饮食的结构的改善是关键,尤其是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导致营养过剩转变为“毒素”也是引起肾病原因之一,进入到肾衰竭阶段更需要管理。
三、抓住每个逆转“黄金期”,机会不多但足够
有人说肾功能损伤不可逆转。其实并不是不可逆,完全有机会,但是机会不多。
如果已经发展到尿毒症了,自然谈不上逆转了,只能维持控制,延缓透析。
但如果处于肾衰竭早期,并非没有逆转机会,只是比较少,抓不住也就没有了。因为本质上肾功能的损伤包括每一个肾细胞的硬化萎缩发展,都需要一段时间,并不是上来就“死了”。如果能抓住早期的机会,积极去疏通肾脏血流,挽回每个细胞的血氧供应,是可以阻断硬化发展,逆转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不难。
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