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的养老金能不能撑到我退休那天?”78岁的李伯在小区门口和邻居们聊得热火朝天。旁边王阿姨插话:“我们每月4000多,还算宽裕,可乡下亲戚才拿190块,买药都得精打细算。”一句话,把大家都问住了——难道咱们真要靠孩子养老吗?
拆开来看,养老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这么庞大的银发军团,每个月的生活费、医疗费、吃喝拉撒全指望一笔钱:养老金。而这笔钱,说白了,就是“现收现付”模式——年轻人缴社保的钱直接转给退休老人用。
别以为这是个永动机。上世纪90年代时,十个上班族养一个老人,那叫一个轻松;如今变成三个人扛一个大包袱,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向国家申请统筹补贴才能按时发工资。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民政部最新白皮书,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增速明显放缓,仅2024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就高达数千亿元。
说到这里,不少人心里肯定犯嘀咕:我家老人每月领多少?够不够花?身边例子比数据更扎心。比如楼下刘阿姨,每月4000元养老金,自己买菜吃药还能给孙子添点零花。但农村外公呢?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只有190元,“买袋米就去掉一半”,剩下的钱连降压药都舍不得买。一项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调查表明,目前农村无固定社保的老人占比仍超过20%,他们只能靠儿女接济过日子。
再看看年轻人的压力,上有四位长辈,下有娃娃要养,还背着房贷车贷。“哪还有闲钱帮父母?”表哥最近为了爸住院四处借钱,一头愁云惨雾,“感觉一年头发白了一半”。其实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家庭赡养负担指数逐年攀升,到2024年已逼近历史新高。
最让人揪心的是,对未来很多人还抱着侥幸心理。“我还年轻,不急着交社保”“等以后挣多了再补缴”,甚至有人觉得“养儿防老”还是万能法宝。但现实摆在眼前:灵活就业群体激增,却有近30%的人没有持续参保记录(来源:民政部《社会保障发展报告》)。村里的王奶奶就是典型,她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她生病只能自己扛去诊所,小小身影让人看得直皱眉头。
当然政策也没闲着。国家推行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统筹,让经济强省分担弱省压力;鼓励商业保险和个人账户,多渠道储备保障。据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介绍,新政实施后低收入群体将获得更多支持,但效果需要时间慢慢显现,就像浇田灌水,总得一点点渗透才能见底气。
所以啊,说到底,这不是某一家子的烦恼,而是整个社会的大考验。不管你在哪座城市、不论手里攒多少钱,都别把希望全押在下一代或国家兜底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8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需确保基本生活保障,但个人责任同样重要。有条件就坚持缴纳社保,再存点备用金,将来不用求人、不怕尴尬,自主安享晚年的日子才踏实自在。
回到李伯的问题:“你觉得将来能靠什么安心养老?”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的父母只拿190块,你会怎么安排自己的未来?是不是该趁早规划一下自己的晚景,对此你怎么看?
#百家号银发科技#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